找到相关内容331篇,用时6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达摩到慧能禅法的演变

    净眼注意物,无问昼夜时,专精常不动。其心欲驰散,急手还摄来。如绳系鸟足,欲飞还掣取。终日不已,泯然心自定。”[26]又说:“守不移,动静常住,能令学者明见佛性,早人定门。...认为,探讨这些问题对于了解禅宗、了解禅修是十分有益的。   、达摩、慧可和僧璨的“藉教悟宗”说   达摩、慧可和僧璨三位禅师事迹的记载都很简略,有的甚至还很混乱,但有一个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5860883.html
  • 苏美多比丘著:四圣谛(四)

    都因他们对事物的妄见,而影响其作为。   当我们打坐时,会体验到一些宁静,在这些微的平静中,心缓慢了下来。当我们用平静的心去朵花时,是在看着它的本然。当执着不再,也就是没有得失心时,我们经由感官所...都在试图逃避这所有的一切。我曾经是个读书狂,不论走到那儿,都必须带著书,只要恐惧或瞋怒出现,我就会打开书本来阅读,或者抽烟,或大口大口地吃点心。我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是个仁慈的、不会瞋恨他人的人,以致...

    苏美多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3662633.html
  • 道信与神秀之禅法的比较——兼论惠能所批判之看心、看净的禅法

    首先批判了「看心”这禅法的错误。他以为,凡夫的「心”是带有烦恼的,因此是虚妄不实的。既然是虚妄不实的,有什么可「”(观察、探求)的?依照《楞伽经》等「如来藏”“系经论的说法,我人的心性原本与佛一样的...和尚击木,一时念  佛。和尚言:“一切相总不得取。所以金刚经云:凡所有相  皆是虚妄。看心若净,名净心地。莫卷缩身心。舒展身心,  放旷远,平等尽虚空。”和尚问言:“见何物?”佛子  云:“物不见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0164202.html
  • 陈泉州:答疑解问

    “咬我!”那个狠劲儿就起来了,“啪”一下打死了。前两种所产生的业障尽管比较轻,但毕竟这个业障还是存在的,后一种那就是个完整的杀业了,所以这还要你是怀着颗怎样的心去做的这件事情。  要想避免这种事发...公分就只看到这物质,而其他的东西就看不到了,如果你能米、公里,那么这个虚空就不是虚空了,你就可能看到来回飘动的神仙、腾云驾雾的菩萨,正常人你只看到一个面,有的人他能看到另一面,甚至是三个面。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4264245.html
  • 合儒释而会通之:周汝登与佛教

    何阶级之可  言哉!然不妨五十位升,进邻于二觉,后契佛乘。孔予三十而  立,已历信位矣,然不妨知命耳顺,以至从心。  周汝登与陶望龄相契合的,也正是这种夹杂禅机的学术特点,可以下周汝登写给陶望龄的...佛学皆不偏废,认为要合儒释而会通之,而不要执滞于儒释名称上的差异。  关键词:周汝登 会通儒释 心性 圣凡一致 自得    《明史》中有两段记载王学传承的话,颇可引起注意,是卷255(...

    赵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5364844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的孝道思想

    后来中国儒家伦理和佛教伦理一直论争的问题,解决这些问题对中国佛教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。   首先,牟子认为行孝必须要符合“道”。个人的行为孝与不孝,应当事情的本质,而不能光从表面或形式上问题...中国佛教的孝道思想   作者:刘立夫   、中国佛教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  印度佛教有着强烈的出世主义色彩,尽管它的教义不乏孝的思想观念,但毕竟不是其思想的主流,它的教义、仪轨和戒律制度多不符合中国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2365212.html
  • 黄檗希运祖师《传心法要》直指

    真不二,是真究竟、真圆明,因为没有区别啊。如果有人说:我是开悟的,你们还不行,我加持你,我比你高。那他不是佛,没有真正证到一心不二,还有个高低之心、人我之心,有个对比之心。那还不是!  所以说,...他的道理是直的,直接体现。这个道很高峻,他没有迂回,没有次第,他是直指人心、见性成佛的,所以说是高峻,直上孤峰顶,啸震人间。在孤峰顶上,“其行孤”,行孤是不求伴侣,只有你这样,没有第二个你,没有第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1065995.html
  • 情绪管理(五)

    觉察到不好的东西,让它没有机会作怪,来伤害你。  问:个人往生後,火化好,还是怎样好?撒在海里好吗?  答:我个人往生之後最好的方法是火化,因为很乾净。火化还有一个好处:亡者不会再执著於肉体。...修行人看起来是那么年轻。你我们这些出家师父,绝对不出他们的实际年龄。因为拜佛、打坐、修行会转换你的身心,让你的身心放松,增强身体的免疫力,让身体的免疫细胞整个活化。有病原体进入,它就去对抗,所以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3267454.html
  • 三藏会归老婆禅

    何言句?”大愚问他,你师父平常都教你们些什么?“师日:某甲三度问佛法的的大意,三度被打,临济便将他的窘事如实禀明,“不知某甲有过无过?”你他并未因被棒而生个人喜恶利害之心,我们也许早作情绪式的恩怨...天界还是地狱,好像在个人从政是加官进爵,还是被撤职查办。  玄沙说,佛法不是这样。“和尚子,虚空犹从迷妄幻生,如今若是大肯去,何处有这个称说,尚无虚空消息,何处有三界业次父母缘生与汝椿立前后。如今道...

    叶柏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3767575.html
  • 上师达真堪布法语(365则)

    不修忍辱,心里哪怕有刹那的嗔恨,也会摧毁你在千个大劫当中积累的福慧资粮。  105、很多人形式上学佛、念佛,实际上求名闻利养。不要只眼前利益,目光放远一些,少发俗愿,多做利益众生的事。  106、...清净了,一切都是佛,哪里有魔?  226、不拒绝、不追求,这都是缘起,缘起的本性就是佛性。  227、个人修行如何,不是看表相,而是他对众生是否有慈悲心、菩提心,对上师三宝是否有不退的信心,...

    达真堪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52267681.html